杉树碧丛丛,枝繁叶葱茏。12月10日,融水苗族自治县国营贝江河林场场长贺锦锋走进杉木种子园,巡视1165亩的杉木种苗,看长势,测土力……贺锦锋说,16年后,这些优良种苗将长大成材,陆续为当地绿色家居、家具提供绿色原材料。
融水是全国著名的杉木中心产区,享有“杉木王国”的称誉。像贝江河林场这样推进杉木发展的产业,在该县还有不少。
作为广西重点林业大县,融水森林植被繁茂,森林覆盖率高达81%,其中杉木林地21.69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3286万立方米,位居广西之首;全县年杉木采伐木材蓄积量约67万立方米,蓄采比为50/1。
严守蓄积,有序采伐,融水牢牢守住发展之基。为更好利用现有资源,全县以香杉木为抓手,发挥各级林长作用,坚持做优挖深一产、转型升级二产、借势做强三产,推进绿色产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
12月10日,记者走进贝江河林场良种繁育基地时,工人们正对苗木进行防虫喷雾作业,育种技术人员则对不同品种、不同生长阶段的杉木树苗进行检测。
“贝江河林场的杉木苗长得快,经济效益好。”来林场复购苗木复种的林农滚前贤说,自己16年前采购的贝江河林场的杉木苗,如今已成材,可以采伐了。
“传统杉木苗要30年才能成材,贝江河林场的杉木苗只需要16年。”贺锦锋说,林场培育的杉木生长速度快、出材率高、适应性广,尤以境内融江流域白云糠杉和贝江流域四荣红心杉品种为优,是融水香杉最典型的优良品种,其良种的遗传增益达30%以上,被华南西南多个省份选作杉木地理种源试验材料。
近年来,贝江河林场在广西林科院杉木研究团队、高价值树种研究团队专家带领下,大力开展科技攻关和自主创新,获得多项科技成果。
截至2024年,良种基地累计嫁接杉木种子园1165亩、基因库151亩,收集保存杉木优良材料2559份,是目前广西最大的杉木种子园和优质种质资源库;良种基地生产杉木、楠木良种种子1万公斤,良种苗木6500万株,为广西生态林建设提供了大量的良种种苗。2017年,贝江河林场杉木楠木良种基地被评为第三批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
融水是区内国土面积第二大县,全县土地总面积46.38万公顷、林地面积36.83万公顷。其中杉木林地21.69万公顷,全县年杉木采伐木材蓄积量约67万立方米。
“我们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禀赋,积极探索杉木种苗、抚育、加工及林下经济等全产业链发展,拓宽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融水苗族自治县林业局局长梁太坚表示,据统计,2024年预计全县林业完成总产值185亿元。其中一产产值完成8.23亿元,同比增长10.5%,林下经济建设总面积80.82万亩,产值17.8亿元,同比增长4.4%。未来,融水香杉将长出无限可能。
北国大雪覆盖,南方木业正隆。12月9日,重型拖卡将一车车杉木运入融水粤桂协作产业园(康田工业园区),园区内木材加工企业机器隆隆作响,各工作岗位上忙而有序。
“看,我们杉木生态板生产线上的复贴岗位已经实现了半自动化!”广西融水华林木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喻新文站在复贴热压机器旁,一边盯着生产流程一边告诉记者,“热压贴面机通过吸盘精准吸送木板进行贴面,不仅省时省力,也让工人有更多精力去把控板面质量,大大降低了次品率。”
该企业主导产品为杉木生态板,该产品具有理化性能指标强、绿色环保、表面光洁度高等特点,透出杉木特有的自然清香味,是室内装修、家具制造、建筑等行业首选的绿色环保产品,产品市场需求旺盛,主要销往广东、浙江、福建等经济发达地区。
该企业成立于2011年,在职员工280人,其中含脱贫户、监测户员工78人,2023年实现工业产值1.05亿元。
今年1月,喻新文团队再投资1.02亿对原旧厂房、旧设备进行改造更新和技术升级,将建成年产600万张生态板、多层板两套生产线,以及与之配套的辅助生产设施和公用工程,项目采用国内一流人造板制造设备,利用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开发、生产绿色环保高档家居装饰产品。
新厂房项目完成投产后,年产值可达7亿元,新安置就业600人,预计年上缴税金2000万元。目前项目建设顺利,已完成90%进度,大部分设备已完成调试投入生产。
“融水立足香杉产业优势,持续扩大规模,形成以香杉为龙头的发展格局,今年1—11月,融水木材加工行业产值为37.37亿元。”融水苗族自治县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局局长刘勋介绍。
据了解,今年1—9月,柳州市木材加工行业新完成投资10.3亿元,新增3个地板生产线、全屋定制家具和香杉生态板项目落地融水,融水木材加工业产业布局向加工园区技术升级纵深发展,持续在“智造”上发力。
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轻工业二科科长唐文斌认为,随着柳州市聚焦构建“3+3+X”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开展林木加工产业升级攻坚行动,融水等地的传统林木加工业将不断升级发展为高附加值的绿色家居产业,融水以香杉生态板为代表的林木加工业,将成为柳州市重要的特色产业之一。
今夏,融水“果冻水”引来大量游客,网络爆红,其余韵未散,眼下又迎来“冬游融水”旅游高峰。
“大苗山杉木高大茂盛,森林覆盖率高,负氧离子浓度高,非常适合康养。”来自广东湛江的吴江波女士畅游几处元宝山下的景点后表示,自己和家人已经完全沉浸在青山绿水中。
近年来,融水通过建设森林康养基地,打造中医药文化养生示范基地,促进森林康养与林下旅游融合发展,走出一条从林下经济向森林康养旅游产业纵深发展的道路。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仅双龙沟景区就接待游客达40万人次,带动旅游消费1.2亿元。预计2024年,融水森林景观利用类(林下旅游)年总消费11.2亿元,同比增长29.6%。
在安太乡林洞村的广西融水中杉文化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内,一张张杉木刺绣、杉木水彩画、杉木烫烙等杉画作品摆满展厅。
“因为每一张杉木纸都有自己的纹路,所以杉画的每一幅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还散发出淡淡的杉木清香。”杉画创始人何叶介绍,10多年来,他将融水特有的杉木软化技术和现代木薄片加工技术结合,加工出薄片后,在其背部用纱网撑贴,使之能够卷曲使用。
杉木制成纸材薄片后,再将苗绣、苏绣、绘画等不同技艺运用在杉木纸材上,最后加以裱框,就形成了一幅幅精美的杉画作品。如今,融水杉画远销全国各地,安太乡也成了远近闻名的中国杉书画文纸文化之乡。
为推进杉木全产业链发展,融水正在延链、扩链上做文章,将杉木元素进一步融入文旅产业中,打造以更多杉木为主题的森林康养、民宿、杉木艺术品等,带动休闲旅游产业发展。
《醉美融水》APP、《秀美融水 风情苗乡》微信公众号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该作品。
赵某是江苏一家化工公司负责操作锅炉的工作人员,需要监控焚化炉水温、水压,确保安全。前段时间,公司领导发现,赵某在夜班期间,多次出现长时间擅离职守和睡觉的情况,最长能睡9个小时。
银江水电站蓄水至高程998.5米,攀枝花市主城区呈现出“高峡平湖”景观
随着银江水电站库区蓄水,汹涌澎湃的金沙江变成了平静的湖面,攀枝花市主城区呈现出“高峡平湖”的景观。12月22日20:08,在经过56个小时的不间断蓄水后,银江水电站成功蓄水至高程998.5米,达到正常蓄水位。
封面新闻记者 曾业 周洪攀“缺钱,缺枪,也缺人。”四川通江,是全国首批防控野猪危害综合试点之一。12月16日接受记者采访时,通江县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主任李斌坦言,他们已暂停野猪猎捕。原计划2021年猎捕野猪750头,至今也没完成这个目标。
初冬的团洲垸(yuàn)略显冷清,几位老人坐在门前晒太阳。村庄分布在一条主干道两侧,越接近洞庭湖,房屋越显破败,有的一楼被掏出个大窟窿,有的砖瓦散落,已经不再住人。走到团北村尽头,上一个缓坡,就来到了洞庭湖畔。
时间这东西,就像一部不停转的机器,日夜不停地运转,四季轮回,也无情地流逝着人的心情。十年,足以让沧海变桑田,足以让婴儿长成少年,也足以让一个原本幸福的家庭,陷入无尽的等待和煎熬。